Search

【腦中小劇場 抱歉了各位,這是一篇沒啥骨氣的討拍文】
  
大概是在寫新書的第三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腦中小劇場 抱歉了各位,這是一篇沒啥骨氣的討拍文】
  
大概是在寫新書的第三個故事時,我收到了《人生障礙俱樂部》的版稅結算單。
  
對一個作者而言,結算單就像一張段考成績單,而自從我打開了那張結算單之後,第三個故事就被我擱置到現在。
  
結算單的數字並不漂亮,甚至連及格線也沒達到,換句話說,以後想要在書腰上看到「慶祝二刷」這幾個字大概是沒啥指望了。如果整件事被寫成勵志小說,那數字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開場,當然什麼事都會有收穫,只是當其他同行喜孜孜地收到版稅,而我收到的就是這個開場。
  
一切與錢無關。
  
『沒關係啦,反正又不是靠出書吃飯。』老婆安慰說道(本篇篇名也是她想的)。
其實我們都明白,出書的積極目的不是賺錢,而是賺個被看見的機會,但我本人畢竟是血肉凡胎,看到這樣的成績,除了低落,大概也不敢奢望能被誰看見。
  
於是我停下鍵盤,開始思考,「我是否需要在這種需要賺錢養家的時刻,絞盡腦汁,去做一件賺不了錢,然後也不一定能被看見的事?」
  
當然,快四十歲了還這樣想,除了中二也沒別的可能了。一旦出了社會,想要被更多人看見,就要做些調整。
  
「新書內容不能再放粉專囉。」
「縮短故事。」
「拿掉隱喻與轉折,直接一點。」
「語氣要溫暖喔。」
「解決方法要條列清楚,方便家長吸收。」
  
編輯苦口婆心,為的就是能讓我貼近市場,被讀者看見,而我就像個搞砸第一張唱片銷量的獨立樂團,開始試著寫一些能被放進電台當本月主打的歌曲,好讓主持人也能跟著哼兩句。坦白說,我對轉型原本還抱有一絲期待,然而就在收到成績單的那個晚上,我關上電腦,默默把樂譜晾在一邊,看著凌晨兩點的夏夜,突然很想來杯威士忌。
  
我放了一張大學時期買的獨立搖滾,另一間房的女兒正在囈語。樂團很棒,前後出了三張專輯,入圍過一次金曲,銷量並不驚人,但每首歌都能擊中我。成軍幾年後因不敵市場口味解散,有人跑去當製作人,有人經營民宿,有人消失。十多年後的今天,如果誰能給我個機會,當樂團的面說出一句真心話,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說,「去你媽的銷量,這才不是一切。」
  
但事實是,我根本沒辦法用這句話鼓勵自己,因為銷量就是一切!
  
它決定了你能被多少人看見,文字與版稅都是其次,再多的讚美與鼓勵,再多人跟你說希望你能繼續寫下去,你都不能暈船,因為遇到結算單就是銅牆鐵壁。一切成王敗寇,寫不出被大家接受的題材與文字,銷量就會給你當頭棒喝,怎麼可能看得開呢?更何況生計才是我的首要順位,約好的案主臨時取消、排好的演講撞期、邀稿截止迫在眉睫,都遠比新書情節卡關還來得痛苦,那寫書到底對我有什麼好處?
  
我知道再這樣寫下去一定會很靠北。
  
但在這種時刻,人就會變得很想靠北,然後開始埋怨自己的書沒人看。脆弱的一面會慢慢湧出來,會變得很想討拍,會忘記自己的文字並沒有很厲害,忘記能出書就很偷笑,忘記感謝那些買書捧場的人,即便你是個心理師也一樣,唯一的差別在於,心理師講出來比較容易被笑。
  
於是我看著正在運轉的音響,擔心自己會步上那些唱盤的後塵,更糟的是,我可能連擊中人心的能力也沒有。於是只好開始調整自己的筆法,節制自己的想像,把文體寫得明白,就像在玩一張全開的刮刮樂,一來一往,慢慢把自己與市場的距離刮出來。
  
市場告訴我的是,我的文字還沒被一般讀者接受,但即便磨平稜角截彎取直,內容能夠得到多少認可,文字會有多少人買帳,事到如今我已經不太有把握。許多個夜晚都想停筆,一方面怕辜負出版社,一方面怕辜負家庭生計,但其實最擔心的,還是自己變得不像自己。然而事後靜忖,這就像一個駐唱歌手擔心上節目會被定型一樣可笑,連被市場決定的條件都還拿不出手時,擔心只是一種高攀。
  
「就好好寫大家願意接受的題材,市場才會向你招手!」這句話最難說出口的時刻,就是對自己說的時候。於是螢幕裡的第三個故事仍舊沒有進展,鍵盤停下的地方,帶來了太多的顧忌與想像,而我唯一需要的,
  
就是更多個夜晚。
  
以上就是飽受銷量打擊的靠北小劇場,抱歉滿滿負能量,畢竟通往人生的道路都是由滿滿的牢騷鋪成的。但最後,我還是要感謝每位入手《人生障礙俱樂部》的讀者與朋友,謝謝你們的珍惜我的文字,容忍我糟糕的簽名,倘若本書有幸二刷,那證明各位沒看走眼,若不幸絕版,至少你們的書櫃還會多出一本絕版逸品。
  
就這樣吧,雖然一整篇都很沒骨氣喪到不行,但還感謝每位讀者的支持,好好享受剩下的夏天吧。
  
cheers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劉仲彬臨床心理師,高雄醫大心理研究所臨床組畢,執業年資逾十年,著有《人生障礙俱樂部》一書,喜歡說書勝於說教,現獨立接案。諮商服務/課程講座/撰文合作,歡迎私訊或來信詢問
View all posts